上仪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与涡街流量计的对比:适用场景与原理技术解析

2025-08-18


  在工业流量测量*域,上仪生产的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与涡街流量计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测量仪表。前者基于可变面积原理,后者依托卡门涡街理论,二者在测量原理、技术特性及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原理机制、技术参数及典型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为工业用户提供选型参考。

  一、测量原理与技术机制对比

  1.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可变面积的力平衡机制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核心部件为锥形测量管与浮子。当流体自下而上流经锥管时,浮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上的流体动压力、向下的重力以及浮力。当三力达到平衡时,浮子稳定在某一高度,此时浮子与锥管间的环隙面积与流量成正比。通过磁耦合传动将浮子位移转化为外部指示器的读数,实现流量测量。

  该技术具有三大特点:

  粘度适应性:当流通环隙处雷诺数大于40-500时,流量系数与流体粘度无关,远低于孔板差压式仪表的10⁴-10⁵要求。

  抗振性:无机械转动部件,振动源不影响测量精度,而涡轮流量计因叶轮旋转易受振动干扰。

  线性输出:通过优化浮子形状(如导流孔设计),可使流量-环隙面积关系接近线性,降低信号处理复杂度。

  2. 涡街流量计:流体振荡的频率检测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6.jpg

  涡街流量计基于卡门涡街原理,在流体中设置非流线型旋涡发生体(如三角柱),下游产生交替分离的卡门涡街。当雷诺数处于2×10⁴-7×10⁶时,斯特劳哈尔数(St)保持恒定,涡街频率与流速成正比,公式为:

  F=dSt⋅u其中,F为涡街频率,u为流速,d为旋涡发生体宽度。通过压电传感器检测涡街引起的压力脉动,转换为电信号后计算流量。

  该技术具有四大特性:

  宽量程比:典型量程比达1:10,部分型号可达1:20,优于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1:10-1:25。

  低压力损失:旋涡发生体设计使压损低于差压式仪表,但略高于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介质普适性:可测量气体、蒸汽及液体,但低流速(Re<2×10⁴)时St值变化导致精度下降。

  直管段需求:需3-5倍管径上游直管段以消除流场畸变,而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无此要求。

  二、关键技术参数对比

  参数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

  测量范围小口径(DN15-150mm),低流速中大口径(DN15-3000mm),中高速

  精度等级±1.5%-±2.5%±0.5%-±1.0%

  压力损失低(0.1-0.3kPa)较低(0.2-0.5kPa)

  温度范围-80℃至+450℃-200℃至+500℃

  压力等级**40MPa**25MPa

  输出信号机械指针、4-20mA、脉冲4-20mA、脉冲、RS485

  防护等级IP65IP67(部分型号)

  三、典型适用场景分析

  1.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核心应用*域

  小流量测量:在化工实验装置、食品添加剂投加等场景中,其DN15-DN50小口径型号可**测量0.1-100L/min的微小流量。

  腐蚀性介质:全金属结构(如316L不锈钢、哈氏合金)可耐受盐酸、氢氟酸等强腐蚀性流体,而玻璃转子流量计存在破裂风险。

  复杂工况:通过角型设计(进出口呈90°)可排尽管道内气体或液体,避免气泡积聚影响测量;双浮子结构可将量程比扩展至1:50-1:100。

  现场指示需求:机械指针与液晶双显示设计,无需外部电源即可实现流量监控,适用于偏远地区或应急场景。

  2. 涡街流量计的核心应用*域

  大口径管道:在钢铁厂高炉煤气管道(DN1000-DN3000)中,其无活动部件设计可避免叶轮卡死问题,维护周期长达5年以上。

  蒸汽计量:内置温压补偿模块可直接输出质量流量,解决蒸汽密度随温压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精度优于±1.0%。

  能源管理:在热电厂锅炉风量监测中,其抗粉尘能力(IP67防护)可适应含尘浓度≤50g/m³的烟气环境。

  数字化集成:支持MODBUS RTU协议,可与DCS/PLC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流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

  四、选型建议

  优先选择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场景:

  介质粘度变化大(如润滑油、树脂)

  存在振动或脉冲流(如压缩机出口)

  需现场直观读数且无电源供应

  优先选择涡街流量计的场景:

  大口径蒸汽/气体管道(DN≥200mm)

  需远程数字化监控的工艺流程

  介质清洁度较高(含尘量≤10mg/m³)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与涡街流量计分别代表了可变面积式与流体振荡式测量技术的**。前者以高可靠性、强适应性著称,后者凭借宽量程、高精度优势占据大流量市场。工业用户需结合介质特性、管径尺寸及数字化需求进行综合选型,以实现测量系统的*优配置。


上仪解析流量仪表内衬材料的选择原则与耐腐蚀性能对比

 

没有了!